首页 > 百科知识 >

什么叫冷色系和暖色系(关于颜色的基本常识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4 04:20:21    

导读:中国传统色彩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颜色本身,它还与生命、自然、宇宙、情感、伦理、哲学、建筑、饮食等多种观念紧密相连,构建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。本文主要介绍物质的色彩原理,并选取了五种在中国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国传统色彩名词,并与诸位分享交流与色彩相关的故事版本之一。

图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

1.物质的颜色原理

物质的颜色是由其分子结构、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共同决定的,与其吸收的光的颜色是存在关联的,主要应用光的反射及互补原理。

1.1颜色的成因简介

当白光穿过一种物质时,由于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不同,使得物质会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的光,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。由于人眼看到的是透射出的光,当物质(分子或离子)吸收了相当可见光能量的电磁波后,就会表现出被人眼所能觉察到的颜色。而物质呈现出的颜色恰恰就是它所吸收的光的互补色,如蓝色的物体,透射出来的光的颜色是蓝色,而吸收的是黄色的光。

1.2颜色的冷暖与深浅的简介

颜色的冷暖与人对光的体验有关。一般冷色的物体吸收了低频光获得了较少能量,更容易使人感到寒冷。如蓝色的物体,吸收了黄色光,黄色光含有的能量低,所以蓝色的物体使人感觉冷。而颜色的深浅与吸收的可见光的量有关。吸收的光量多,表现为深色;反之,浅色。

图来源于网络

1.3颜色的应用原理——颜色效应(Color effect)

色彩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积极或消极的影响。色彩本身不存在什么特定的寓意,恰恰因为情绪常常主导着人的行为,人的情绪又容易受到视觉的影响,进而颜色对人的心理产生了干扰。例如喜欢的颜色所透露出来的性格。

从前述理论中可知,颜色是人眼的视觉效果,然而色彩在心理上的作用是复杂且多样的。因为受到文化、个人经验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一种颜色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联想。所以,即使是同一种颜色对不同人的意义也并不是固定的。

1.3.1色彩的一般含义

颜色可以分为冷暖色系,中性色系以及含有其它颜色的特别色系。

冷色系主要包括蓝色,绿色和紫色等颜色,这些颜色通常会给人带来宁静、凉爽和开阔的感觉。

暖色系则包括红紫色,红色,红橙色,橙色和黄橙色等颜色,这些颜色是由太阳颜色衍生出来的,可以给人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。

中性色系,比如黑、白、灰三种颜色,适用于任何色系的搭配。

2.中国传统五色系的简介——胭脂红、月白、石青、松花黄、黛色

中国传统五色系分别为赤、白、青、黄、黑,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其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。

2.1赤色系——胭脂红

华贵艳丽,不媚不俗,因上官婉儿的故事,展现出女子困境中的坚韧与智慧。

图来源见水印

胭脂由“燕支”化名而来。“胭脂”,实际上是一种名叫“红蓝”的花朵,也被称为黄蓝、红花,其花瓣中含有红、黄两种色素。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,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,淘去黄汁后,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——胭脂红,应用于面脂和口脂中等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清康熙景德镇窑出产的一种低温釉,将金色釉料吹在白瓷上,经800摄氏度的低温烘烤出窑时,形成的色彩恰好是胭脂红,随即在雍正、乾隆年间盛行。

2.2白色系——月白

温柔大气,纯洁美好,因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,表达出对初恋的思念与遗憾。

月白,中国传统色彩之一,也被称为“月下白”。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下,月白的蓝色深浅也略有不同,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。与其说月白是白色系,更像是青色系。它并不是形容月光一样的亮白,而是指白色在月下所呈现出的泛青的颜色。在古人眼里,月亮的白里带着淡淡的蓝,有种清淡的忧愁。

明代《天工开物》记载:“月白、草白二色,俱靛水微染,今法用苋蓝煎水,半生半熟染。” 这种制取方法所得的浅蓝色即称为月白。故宫收藏的很多清代月白色的服饰、织物,呈现的视觉效果都是浅淡的蓝颜色。清代皇帝在各种祭祀中需穿着相应颜色的祭服,如月坛夕月(祭月)时穿月白色朝袍,同时使用月白色的祭器。

2.3青色系——石青

千古不变,日久弥新。因北宋画家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图》,传达出了山河依旧,雄心壮志的情怀。

图来源见图片
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石头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,如坚韧、永恒等。而青色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常常被视为生机勃勃、充满活力的颜色。因此,石青这个名字在中国人的心中,往往代表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和无尽的生命力。

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,石青常常被用来作为装饰材料,用于雕刻门窗、栏杆等部位。

另外,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常以石青为题材,创作诗词和散文。他们通过描绘石青的形象,寓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,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
2.4黄色系——松花黄

温暖含蓄,平凡果断。因薛涛与元稹的故事,传递出女子对爱恋的自然思念,以及应对变心的沉默决绝。

图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

松花黄是浅黄色的,有时还带有一丝绿意,这种颜色非常近似嫩黄的松树花粉的颜色。松花黄不仅代表着大自然的美丽,也象征着生机勃勃和希望。另松花黄曾是皇家专用的颜色,代表着皇家权威和辉煌。明清时期,皇帝常赐给大臣们松花黄颜色的官服,以示皇权和尊贵。

2.5黑色系——黛色

宁静幽深,神秘旷远。因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,展现了女子向往永恒的爱情,但对变质的感情当抛则抛,不被爱情束缚,追寻自由的态度。

图来源见图片

黛色,似墨非墨,应用十分广泛,如石黛可用于女子画眉,亦可作为文章书写工具。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,黛色常被用来描绘远山的景色,给人一种宁静、遥远和神秘的感觉。黛色在琉璃器具上也有使用。

3.小结

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,有许多与色彩相关的故事。而在中国的色彩文化中,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象征意义。

《了不起的中国颜色》纪录片采用了演绎加讲述的结构,通过多元的故事线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多彩风采,让观众在观赏故事的同时,也能深入了解到鲜为人知的中国传统文化。色彩本身没有特定含义,但与颜色相关的故事,增添了色彩的浪漫。


参考说明

(1)色彩效应——颜色的魔力.装修指南社.2023-5-11

(2)纪录片《了不起的中国颜色》.抖音

(3)讯飞星火AI参与辅助生成


拓展阅读

1.互补色的常识

互补色是指在色轮上那些呈180°角的颜色,分光学互补色和美学互补色。光学中的互补色与美术中的互补色定义略有差异,导致互补色关系也略有差异。光学互补色如下图,可见三对互补色光:黄光与蓝光、红光与青光、绿光与品红光。

光学互补色,图来源于网络

而美学互补色为蓝色和橙色、红色和绿色、黄色和紫色等。

美学互补色,图片来源于网络

黑色:吸收所有颜色的光;白色:反射所有颜色光;无色:透过所有颜色的光。

2.可见光的基本常识

波长排列从长到短依次为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。

可见光的能量排列从低到高依次为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。

这是因为光的能量与其频率有关,即E=hv,其中E是能量,h是普朗克常数,v是频率。在可见光中,红光的频率最低,因此其能量也最小;反之,紫光的频率最高,其能量也最大。

此外,我们的眼睛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对不同能量的光有不同的感知度,这也影响了我们对光的颜色的感知。例如,我们看到的彩虹就是可见光根据其能量的排序而形成的。

3.光学与美学中三原色的区别

光学:三原色光模式(英语:RGB color model),又称 RGB 颜色模型或红绿蓝颜色模型,是一种加色模型,将红(Red)、绿(Green)、蓝(Blue)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,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光。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,通常说的三原色,即红、绿、蓝。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,同时相加为白色。

美学:三原色指的是红、黄、蓝三种颜色。这三种颜色是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而成的基本颜色,它们可以混合出其他颜色。即它们是构建其他颜色的基础,通过混合三原色,可以得到无数种不同的颜色